光阴似箭,又是清明。祭扫归来,为免各位的牵念,赶紧放上些图文来。
——题记
清 明 祭 · 记
(一)
北京的初春,乍暖还寒。
4月3日天将破晓,位于十三陵水库一侧的朝凤山庄的气温,只有3摄氏度。
一大早,带着阵阵寒意起来,却见厨房已是热气腾腾——二嫂(李军)在那儿给大伙煮挂面荷包蛋呢!——顿时,一阵暖流涌上心头……
刚在饭桌前坐下,李力(二嫂李军的姐姐、李家大姐)的声音就由门外响起来:
“来来来,快趁热吃,快趁热吃!”
说着,就见她(从前楼)一路紧走,捧着一个高庄的砂锅进了屋。
这又是?
好么——她用了4个小时给大家煲了一锅“荠菜炖鸡蛋”!——我的天,那么她恐怕从子夜就开始忙碌了!
李力一边给大家向小碗里盛着,一边热情洋溢地唠叨着:
“三月三,荠菜蛋。这里面是我昨天从长沙带回来的新鲜的荠菜,北京冷,没长出来呢。荠菜,被誉为菜中甘草……味甘、性凉,归肝、脾、肾经,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效用。这里面还有党参、红枣、生姜、红糖……都是生热的,都是大补的!”
霎时,我的眼眶湿润了,周身都热了起来……
我想,今后每年的这个时节,我都会记起这个早晨,注定的。但,我记起来的不一定是“阳春三月三,荠菜当灵丹”的古谚,却一定是这个寒冷春日里的这个早晨的温暖,以及由这温暖所传递出来的东西……
坐进车里,二哥笑问:“今天是三月三吗?”
我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就当是三月三吧!”
( 今后每年的这个时节,我都会记起这个早晨,注定的。但,我记起来的不一定是“阳春三月三,荠菜当灵丹”的古谚,却一定是这个寒冷春日里的这个早晨的温暖……)
6点钟,二哥二嫂与我和我的夫人春玲,上路了。
走上北六环,坐在车内左侧的我,忽见右侧路边的一棵树上飞起一大群数十只大鸟,原以为那是乌鸦,细瞧,一羽羽平展开的翅膀无不带着美丽的白花——原来是喜鹊!——这可真是第一次见到——不禁大悦,思绪飞扬:俗话说,“喜鹊叫,好运到”;《红灯记》里“烦闷时等候喜鹊唱枝头”的唱词儿同样让我记忆犹新;那一年朋友结婚我还为省下随礼钱、画过一幅《喜鹊登枝图》相送。
“可缘何惊飞鹊呢?”此时,只愿那是因为一种思念。
到达温泉墓园时,正是朝霞满天时。
一切都在变,越变越好。
向里走,开始很惊诧:这时节,什么树能开出这么美丽的花,一株株,艳红艳红的,煞是夺目?
走进前,才看出是人工装点的!
试想,愈发美好优雅的环境,怎能不让人感到心灵慰藉?
( 到达温泉墓园,正是朝霞满天时。)
越向里走,感觉越好——翠绿的柏树墙修剪得整整齐齐,树墙顶部一线,系着一株株黄绸花卉,肃穆里透着美,体现着温情;再看,另一侧的墙面上,隔一段张挂着一幅景致优雅的宣传画,那上面的诗句、词语,温馨感人:
“把手握紧,什么都没有;把手伸开,你就拥有了一切。”
“生命中最美的景致有时并不是浓墨重彩描绘而成,它也许是一串淡淡的足迹,但却藏在我们心灵最柔软的地方。”……
我们首先来到了位于温泉墓园松三区七组7排6号的爷爷奶奶的墓畔。
——这里的氛围依然幽静肃穆,这里的松柏依然青翠挺拔。
擦拭、清扫、浇水、摆放鲜花、轻声念悼、以及向爷爷奶奶三鞠躬之后,二哥凝视着墓碑,无限感伤地说:“唉,爷爷其实才活了49岁啊!”
是啊,我们都已经超过了那个年龄……也许,我们好好珍爱生命,亦是对爷爷奶奶在天之灵的一种告慰。我们注定不会忘记爷爷,也注定不会忘记他的让人称道的品行:大雪天,他去西单口上的药铺给二爷爷的孩子抓药回来,在胡同里滑倒了——家,近在咫尺;孩子的病,不能耽搁——他挣扎着爬起来,却又摔倒了;他再次挣扎着爬起来,可是又摔倒了……三次摔倒之后,他就再也没有爬起来……我们忘不了爷爷,也注定不会忘记奶奶,在“文革”中,她老人家跟着我们(被扣上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挨批斗)的爸爸所蒙受的苦难,屈辱;更不会忘记,在那些苦难的日子里,她老人家每一天上上下下、步履蹒跚地为那一个门洞里的居民们清扫楼梯和楼道的背影……
(我们首先来到了爷爷奶奶的墓前。这里的氛围依然幽静肃穆,这里的松柏更加青翠挺拔……)
随后,我们来到了位于爷爷奶奶的下方、松四区一组4排5号的二爷爷孙桂崇的墓位……
爷爷他们兄弟三人,爷爷老大。
想那时,二爷爷当家,一个大家族,一大家子人,里里外外的事,也真是够他老人家操劳的……我们的爸爸就读于清华,教学于清华,那之中有爷爷奶奶的教导,也一定有他老人家的操劳——我想,二哥一定与我有同样的内心情感——如今,二奶奶还健在,这实在是英叔和筠姑以及他们的后代的福气……想到这,我竟生出一种羡慕来,二哥则不无激动地讲起了那一次在昌平上善医院与二奶奶见面的情形来,这让我又想起了筠姑姑在我随后写的《心愿·祈盼·祝福》一文后的评语:“……母亲就是春天,就是太阳,我愿永远生活在母亲的恩泽里……”内心禁不住一阵悸动……
(二爷爷当家……我们的爸爸就读于清华,教学于清华……也一定有他老人家的操劳。我们于二爷爷的墓畔。)
紧接着,我们在二爷爷下面一点位置的松三区一组7排4号,找到了三爷爷孙桂荫的墓位。爷爷他们哥仨,如今都在一座墓园里,而且老大老二老三——由上而下——依次排列,却是不同年份来到这里的——真如功叔所言:“就像是上帝安排的似的!”
二哥禁不住又念叨起三爷爷来……
由那时“寻根”,我们才知道,当我们的三叔“蒙难”的时候,谁也不敢靠前,是三爷“冒险”拉着板车运回安葬,而此后,他老人家不断受到“株连”却无怨无悔,实在令人没齿难忘……三奶奶现在依然健在,耳聪目明,精神矍铄,可那时的日子又该是怎样的艰难:安葬三爷爷没有钱,三奶奶不得不将已入合作社的缝纫机赎回……而后,孤身一人拉扯着尚还年幼的征叔、薇姑、功叔勤苦度日……在三爷爷的墓前,那点点滴滴的历史碎片,在脑海里连缀起来,不断闪耀着光亮。
(在三爷爷的墓前,那点点滴滴的历史碎片,在脑海里连缀起来,不断闪耀着光亮。)
(二)
告别了爷爷奶奶、二爷爷、三爷爷之后,我们离开温泉墓园赶往金山陵园……只是,温泉墓园那长长的灰砖墙上的那些温馨的词句,依然在脑海浮现着……
(温泉墓园那长长的灰砖墙上的那些温馨的词句,依然在脑海浮现着……)
然而,我的思绪很快被路上的拥堵和驾车者(二哥)表现出的急切所打断。
哇!
真是堵——实堵,大堵,豪堵——通向金山陵园的可以并行4辆车的路,已经被大客车小客车大货车小货车公家车私家车堵得——水泄不通。
为了分散二哥的注意力,我先是跟他分析为什么这会这么堵:“因为北京西山一带,墓园、陵园很集中;第二,人们都怕明天(4月4日)清明当天祭扫人太多,选择了提前一天。呵呵,结果就都赶一块儿了。”
(通往金山陵园的、可并行4辆车的路——已经被大客车小客车大货车小货车公家车私家车堵得——水泄不通。)
见他不语,我又说起了“光阴似箭”:“你说,小时候写作文,总说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其实并不深解其意,只是觉得用些成语,能使文章出彩。这些年,是越来越体会到这些成语说得好了,多么准确,多么精当,多么恰如其分!”
“是啊,”二哥感叹:“去年跟武弟一起来扫墓,就像发生在今天似的……一年一年,真是快呀!”
大堵车让人没脾气。
由此,我们8点钟从温泉墓园出来,向南往金山陵园18公里的路程,用了1小时18分,终于在9点18分抵达。
但是,一走进陵园,心境就不一样了:这里也在变,越变越好!
二哥每次开车走上那崎岖陡峭的盘山路,都令人悬心,这回好了,悬崖峭壁那一侧全装上坚固的铁栏杆了,让人有了安全感;当车行至(天天安息的墓区下方)那一大片开阔地的时候,又让人眼前一亮,新开辟出了一个诺大的停车场,所有上山车辆一律停驶,祭扫人员一律下车,在此换乘陵园准备的一辆辆印有“首汽集团”字样的干净漂亮的(拉“开会代表”的那种)中客——“摆渡车”;再向前走,不觉又是眼前一亮,那一条上山(去往爸爸妈妈那里)的羊肠小道被开辟成一处宽敞、漂亮的高山流水、层石叠嶂的景观来,典雅的小木屋若隐若现……
(……在此换乘陵园准备的一辆辆印有“首汽集团”字样的干净漂亮的中客——“摆渡车”;
( 那一条上山去往爸爸妈妈那里的羊肠小道被开辟成一处宽敞漂亮的高山流水、层石叠嶂的景观来……)
到了爸爸妈妈这里,我再次惊异(只有去年在美国,没有来):墓畔的那两株苍翠的松柏长得那么大了——11年的时候,还是瘦瘦的,矮矮的,只有现在的三分之一宽——两株团簇着,铺展着,那么大气、繁茂……
在二哥代表我们各位,再一次向爸爸妈妈表示了深切怀念之情之后,我们哥俩合影留念。
( ……我们哥俩合影留念。)
紧接着,二哥与我和春玲一同看望了我们的儿子。
我不由得想起了太多的往事……为了救助我的儿子,二哥付出地太多太多了……在这里刚刚为儿子种下那棵小雪松的时候,他和我一次次来,给小雪松浇水,为小雪松“盖房子”越冬保暖……那一回,他竟抢先扛起那一大桶水向山上攀,我几次抢都抢不下来,不由得说,“难得你啊,儿子活着的时候你为他那么尽心尽力,儿子死了,还要你为他这么吃辛苦……”只听他气喘吁吁道:“那不是我侄儿吗!”
在儿子墓前,我为儿子放响了他生前那一段日子最爱唱的歌:
你静静的离去/ 一步一步孤独的背影/ 多想伴着你,告诉你我其实么的爱你……
良久,我情不自禁地将二哥刚才说的话学给了儿子:“……儿子啊,你知道吗,刚才,二大爷见你爷爷奶奶那里的松树长得那么繁茂,还感叹呢,‘这树还是从小天天那儿移过来的呢!’停了停,他又说,‘这也是小天天对爷爷奶奶的一片心哪!’”
(在儿子墓前,我情不自禁地将二哥刚才说的话学给了儿子……)
从金山上走下来,我又想起了温泉墓园那长长的灰砖墙上的温馨的语句:“思恋一个人的滋味,就像喝下一大杯冰水,然后用很长很长的时间流成热泪。”
……
(三)
随后,我们由金山陵园来到了著名的万安公墓(我觉得,它的著名还是因李大钊墓在这),来祭奠二嫂的干爹干娘,二哥那时的中汽华联汽车发展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老革命(原国务院总理李鹏的老亲家)刘虎生,和他的前苏联夫人罗曼诺娃.尤利亚。
想来,我与刘虎生老人家还有过一次合作,那情景、那声音历历如在眼前、耳畔……
那是在二哥二嫂的婚礼上,我做主持(实为救场,原主持为驾机起义的李大为),他老人家做证婚人,念《结婚证书》他用他特有的幽默音调念完二哥孙溪的那一份之后,扶了扶他那受过伤而特意配制的墨镜一般的眼镜,然后举起二嫂李鑫的这一份,风趣地说:“我不念,大家也知道,这一份跟那一份的好些内容是重复的。”下面,不由得欢笑一片!
那时候,遇有大事小情,以及逢年过节,二哥二嫂必要亲自登门看望、拜访和慰问两位老人家……
而今,每一年他们都一定要来祭拜,缅怀——
生前死后,一以贯之,念念不忘,其心,日月可鉴啊!
万安公墓里的一切,自然也是越变越好:不仅为来祭奠的人们免费提供开水,今年,竟然还免费提供白菊花,任意领取,随来随拿!
( 而今,他们每一年都一定要来祭拜,缅怀——生前死后,一以贯之,念念不忘,其心,日月可鉴啊!)
头天晚上,二哥就讲到:“明天,我们是3个地方,6个墓,9个人……”事毕,看表,11点,从山庄出来那一刻算起,整5个小时。
此时,耳畔仿佛又响起了温泉墓园那长长的灰砖墙上那温馨的话语,录一段用作本节的结语吧:
“世界没有悲剧喜剧之分,如果你能从悲剧里走出来,那就是喜剧;如果你沉湎于喜剧之中,那就是悲剧。”
(四)
4月4日,是清明的正日子。
这天,还必须要做的是,祭奠德高望重的、前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的秘书、二哥的老岳父李劲祥先生。我称他李老。后来,他因夫人曹素荣系宋美龄的亲属,而致力于海峡两岸统一、反独促统事业。
9点时分,李力和她的女儿芳芳、二哥二嫂和他们的儿子李星翰、李老的司机现华世通公司部门经理李兴志、和我一行7人,分乘两辆轿车来到了位于昌平西部的昌平殡仪馆……当我们赶到的时候,台湾友人林先生已先行抵达。
(李兴志还专门点燃一颗香烟“送给”了李老——但见此景,我的鼻子不由得阵阵发酸,想忍住不流泪,可眼泪自己从眼睛里流了出来。 )
我曾在李老任北京华世通公司总经理的时候,给他做过办公室主任,记得他那时每次拿起烟盒,见我在屋里,必定都要问我抽不抽一支,我每次抽好烟,更是忘不了要给他敬上一支……他老人家15岁扛枪干革命,是那时最年轻的南下干部,他学识渊博,精通老庄,做过党报编辑……养成了如毛主席一样的夜里工作的习惯,那时候,我们都住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8楼,他有时会接连着几天给我们讲老庄、讲反独促统、讲战争年代的故事——每天午夜11点时召唤我们。开始,我们听得津津有味,毫无倦意,可长了,不行了——早上7点起得床,8点得画考勤——工作得按部就班,他老人家自然不受此约束。最后无奈,只好学黄鱼——溜边儿——还“谎称”——对不起,李老,我今晚上必须得把xxx事做完——予以推诿……此时,我悄悄地对他老人家说:“李老,您可别怪罪我啊!”
二嫂代表众位致辞。
(二嫂代表众位致辞。)
之后,每个人单独向李老表达了自己的心情,而尤以两位孩子的话最为让人感念:
星翰小侄儿擎着一炷香,语调平缓而充满畅想地说:“亲爱的爷爷,我马上就要去美国学习了,到那的时候,我再给您捎一个ipad和一个iphone来,祝爷爷在天堂里多看点好电影,多打点好游戏,每一天都开心,愉快!”
(注:星翰自小就称姥爷为爷爷。还表示过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改姓李为姓孙。可有什么办法,那时二嫂她们四姊妹,只有她生了一个儿子,老人心愿要儿子随李姓。呵呵!)
芳芳(李力的独生女儿)的致辞,像是要逗姥爷乐似的:“……姥爷,我祝愿您在那里,能找到一位年轻、漂亮的女秘书……”
可这姐弟俩的眼里,分明漾着泪花。
~~~~
~~~~
接近傍晚的时候,我们见到了二哥的孙子——孙大壮(小墩子),小家伙长得英武,精神,吊吊眼梢儿,眼睛奔儿亮。小家伙刚一岁,会好多本事——抓、挠、谢、作揖、眯眼、憨笑……还有亲人儿——可他,绝不亲一个人两次,嘿嘿——有趣极了!
孩子,总是让人看到希望,感受到生命的活力!
借此,披露几个好消息:
1)二哥的大儿子孙小桥也带来了好消息,他已经荣升为中国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金融公司——金融界——的营销运营中心总经理!“一个人”打拼,成就惊人,着实不易。衷心祝贺他!
2)李力的女儿芳芳(李京慕)在北京方正证券公司工作期间,一举考取美国芝加哥大学“国际金融与风险防范”专业,令人刮目相看,近期,将赴美就读,深造,谋求更大发展!同样,我们衷心祝贺她!另,值得称道的是:她的四妈妈(二嫂的小妹妹李琳)将承担全部学费!
3)二哥的小儿子李星翰,7月也将赴美继续高中的学业,我们更有理由期待他——学业有成,英姿勃发(他的学费,姐姐毛童琪说全负责了——令人赞叹)!
(孩子,总是让人看到希望,感受到生命的活力。 )
写到这,又记起了那句最为适合清明时节来读一读的古训——慎终追远,敦亲睦族。
孙军的速度太惊人了!
我们这边清明节还没过完,你们那边清明祭扫的全过程已经网上登载分享,并记录地详详细细。
而且今年的祭扫地点又包括多处。辛苦你们在京的诸位兄嫂了。
文章写的极好,很有内容,使我们在外的多了几分参与感,少了几分愧疚感。
谢谢,再谢谢!
(照片没有链接上来,QQ空间提示:未经允许不可引用)
不言谢,一切都是应该的,必须的。
真是有才呀,整个文章都把我带进当年现实的㘯景,让我一幕幕的回忆过去的往事,就是今年没有亲自与你们共同祭奠表示遗憾,在此感谢二哥二嫂三哥三嫂替我们祭奠祖先。愿在祖先的保佑下孙家子孙身体健康事业有成。
孙武过奖了。今年的过程中,孙溪多次讲到你们去年祭扫和与众叔叔欢聚的情景,令人感动……
照片看到了。谢谢!
孙李总是能想人所想。
或许这是中美差异带来的?
……
动容,动情,看到了你们所做的一切,谢谢。
不言谢。
都是应该做的。
李军:
亲情家园建立这么长时间,我一直也想发表自己的感言,可惜我不会打字,今天正好孙军在这里,我请他代我打字说上几句话:
看到这里面孙军写的文章和大家谈的感受,我也很感动,作为孙家的一员,我希望大家真诚互助,团结友爱,多多联络沟通,多多交流情感,多多到孙李建立的亲情家园来,感受这里洋溢的亲情和温暖,都来为这个家园栽花、种草、植树,让这个家园更繁荣,更兴旺,更美丽!
二嫂向来说真话,肯担当,重情义!
每年的清明节我们都会来祭拜已故的亲人,寄托对他们的思念。这多年过去啦,我们也老了,更加感慨万千,更加思念他们……,但愿已故的亲人天堂幸福吧…..
祝他们天堂幸福。说得好!
总觉得,他们在人间没有享着什么福……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啊!
这次清明节,我们没有赶上祭拜逝去的亲人们,挺惭愧的。因为我娘家这边有个姐姐来北京了,所以耽误了一天过去。其实小桥本来计划周五晚上下班就连夜赶过去的。这次我也想感叹一下啦,从结婚到现在,处处感受到各位叔叔婶婶们的热情、亲情以及关爱,那种一家人团结一条心,总能让我想起我远在湖南的亲人们,也是这样子。一家人团结和睦,家和万事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李阿姨,我记得那会刚生完孩子,一个月下来我、小桥、我妈妈白天晚上轮流转,累得不行,我和小桥因为连续晚上没法睡觉而崩溃,我妈妈白天要做饭帮我带孩子,我晚上自然是舍不得她再熬夜。于是小桥提出来请个保姆,但是保姆我们这边又睡不下,我们就把我姨妈给接来替一段晚上帮忙哄孩子睡觉,那样小桥晚上起码不用再频繁起床,白天上班也更轻松。姨妈来了以后没几天,爸爸和李阿姨就邀请我们去朝凤山庄住一段时间,那边空气好,环境好房子大。其实我姨妈和我妈妈都是不愿意去别人家住的那种人,她们最担心的是住别人家时间长了,女主人给脸色看。我说李阿姨不是这样的人,我们每次去她都很热情,为了我和孩子,她们虽然有担忧,还是去了。我们去了后,李阿姨买了很多很多猪蹄(实在是不知道买了多少,反正很多很多),特意去山上杀了好几只鸡,说赶紧吃,吃完了给她打电话她安排小李叔叔买,那会上面没有做饭,她还特意买了锅给我煲汤。天天问我吃了几碗汤啦!说现在就是多吃多喝下奶的好时段,一定要吃好!我们在那住了半个月,大壮胖了好多~~我的奶也天天涨得溢出来。后来我们要回家了,她还买了很多很多柴鸡蛋让我们带回去。后来我大姨还一直夸:“李阿姨热情好客,我们在那,她整天笑嘻嘻地。一点都不像我们印象中的大城市的女人。”我说:是啊,李阿姨看似大大咧咧,但是对人确实是三叔说的那样,她从不说那些虚情假意的假话,都是直接用行动来证明!作为一个年轻女人,我应该向她学习。善待老公的亲人,朋友,维护好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做一个大度的女人。
我们的二嫂,就是娉婷描述中李阿姨,为人大度,以人之乐为己乐。为新一代女性之典范。
80后,90后能效法之,乃为幸事(国之幸事,家之幸事)。
今天才又上来把当天看了一半的孙军文章看完,也认真读了大家的评论,亲情家园充满亲情,很感动。
再通报大家一个好消息。经与大嫂和小莹反复沟通,哥哥终于决定今年5月底来北京,他说,他也一直想来看看三奶奶,看看叔叔姑姑们,看看董事长、在京的弟弟等亲属。小莹届时将携海宝陪同。大嫂由于要看小狗(已经十多岁了,如果主人都离家,她会不吃不喝,跟着哥哥大嫂这么多年了,要善待人家呀),这次不能来了。哥哥在京期间要度过七十大寿生日,我们会好好陪陪他。也期待他与三奶奶,和与二姑、英叔(二奶奶的孩子)以及五叔、大姑、功叔(三奶奶的孩子)团聚的日子。
其实,三奶奶、叔叔姑姑们一直希望有机会在北京见到“小刚”,我是一直在想法促成。小莹善解人意,哥哥知难而进(行动不便),终于可以成行了,意义很大,个中原因大家都能体会出来。
谢谢二叔,二婶一直邀请我父母去北京,这次终于可以成行了,期待着~~
可喜可贺的好消息。
经多方努力,遂促成此事,意义非常。
十分感动。
好消息,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