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百年忆家父

今天是2011年4月24日,清华大学的百年华诞。
这个日子,自然特别怀念爸爸。

194?年,爸爸开始去清华大学读书,每学期都能考取头几名获得免交学费的奖励。

由于品学兼优,爸爸毕业后就留在了清华大学数学系教书。……

前不久三奶奶讲,“你爸爸特别忠厚、老实,特别勤奋、钻研。过年了,别人在这边玩,聊天,你爸爸就躲到老祖(爸爸的太奶奶)的屋子里去看书……”

妈妈曾说,“爸爸在清华教书,就一心想着要培养人才,要科学救国。”

清明节的时候,二哥孙溪听我们的五叔孙征厚(北京市十佳教师、与大哥孙冈同岁)说,“当年二哥的勤奋好学给了我极大的影响……”(他讲的二哥即在孙家那一辈人中行二的我的爸爸孙恩厚)

 1952年,爸爸响应党的号召,支援东北支援边疆,与同在清华大学任教的徐利治、江泽坚一起,志愿报名去了长春,与北京大学来的王湘浩、谢邦杰(五人)组建了东北人民大学数学系……

困难时期,爸爸熬夜写教案,编讲义,著书立说,他的夜宵通常只是妈妈给藏到壁挂式的碗架柜的顶上(我们一帮总是吃不饱的孩子够不着)的两三片烤窝头……

“文革”中,造反派把拖布把塞到爸爸嘴里要爸爸开口(揭发),把爸爸的两颗门牙都撬掉了,那爸爸也绝不肯诬陷别人……

爸爸一生坦荡,忠厚正直,谦虚恭谨。

爸爸没享着什么福,那时候,看他能吃上一块点心,脸上就会露出那么满足的神情。我们兄弟姊妹六个,拖累了爸爸呀!而他被“造反派”折磨成疾又是在最缺医少药的“文革”后期,因此他遭了太多的罪了,真是不堪回首……

也许因为当老师,爸爸的腰板总是那样挺直,说出话来也如他讲课一样,声音洪亮如钟(他是为了能让大教室里最后一排的学生也能听得清楚)。我曾偷偷溜进东北人民大学(后来的吉林大学)数学楼去看爸爸讲课。我的小学——长春解放大路小学,就在他们数学楼的对过。 

想爸爸要是还活着,应该是他的校友杨振宁的这个年龄。

措一副对联吧,以示对爸爸的深切怀念与无限敬仰:

 

看清华华诞百年清华精神耀中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追求卓越敬业奉献

想家父含笑九泉家父德行传子孙勤学苦读诲人不倦忠厚宽容行胜于言

 

这一夜,我注定又要回到跟爸爸在一起的那些岁月里去了……

 

(请小荧、小桥、小斌斌、小婷、笑笑、乐乐、星翰,记住你们的爷爷<姥爷>吧:孙恩厚。)

 

 

 

Posted in 珍藏回顾 Moments, 近期文章 Posts.

8 Comments

  1. 真的要谢谢三哥的文章,爸爸是在53岁那年过世,也是我现今的年龄。

    每当和他人讲到我的父亲,除了带有几分爸爸数学天份之自豪之外,最为感叹的就是爸爸过世时的年龄,和感慨他没有机会看到我们成家立业,无愧于二老对于我们的期待。

    也许就是因为我也到了这个年龄,每每用爸爸过去时的年龄和自己的年龄做比较 -

    - 爸爸到东北时,带有哥哥,二哥,姐姐,时1952年,28岁。我28时当是1985年,刚刚研究生毕业,留在北京,有妻,并有小女一岁。
    - 文革时,1966年,爸爸32岁。我32时出国,到加拿大。
    - 爸爸带我们全家插队舒兰,1969年,45岁。我45时是2002年,离开加拿大来到美国加州,开始新的生活。
    - 爸爸去世时53岁。我现在53,在这里和哥兄们,写文章纪念他。
    - 今后的每一天,当珍惜。是神对我们在一代人的恩典。

    • 真快,孙李也到了这个年龄了!
      过去写作文,总讲“光阴荏苒、岁月如梭”,现在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感触了。
      一段一段地跟爸爸的年龄做对比,这是种很独特的怀念与追思的方式,好!同时回顾了父辈与我们自己走过的路,使我们能更珍惜、更热爱今天的生活,也更懂得这一切的由来。
      你说得好:今后的每一天……是神对我们……的恩典。

      (另:发现一小小的笔误,“1966年,爸爸32岁”,“32”应为“42”。)
      (又:我接到了你的短信:Neng jian dao ma?SunLi zi。你真有办法!)

      • 哈哈,出现了简单的算数错误。

        我笑了,你笑了,爸爸在那边也笑了。

        不改它了,当作“笑”话吧。

        那个短信,是电话不通时留下的。我还需要研究一下如何使用电话卡发送中文短信。太多该学的东西了。

Leave a Reply